肾毒蛾(Cifuna locuples)属鳞翅目,毒蛾科。又名肾纹毒蛾,大豆毒蛾。主要为害茶、柿、大豆、绿豆、蚕豆等。北起黑龙江、内蒙古,南至台湾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,东近国境线.西限自陕西、甘肃折入四川、云南,并再西延至西藏。以幼虫取食叶片,吃成缺刻、孔洞,严重时将叶片吃光,仅剩叶脉。
【形态特征】
可参考大豆虫害―豆毒蛾。
【发生规律】
长江流域每年发生3代。以幼虫在枯枝落叶或树皮缝隙等处越冬。在长江流域,4月份开始为害,5月幼虫老熟化蛹,6月第1代成虫出现。成虫具有趋光性,常产卵于叶片背面。幼虫3龄前群聚叶背剥食叶肉,吃成网状或孔洞状。3龄以后分散为害,4龄幼虫食量大增,5—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,蚕食叶片。老熟幼虫在叶背吐丝结茧化蛹。
【防治方法】
1、清除田间枯枝落叶,减少越冬幼虫数量。
2、掌握在各代幼虫分散为害之前,及时摘除群集为害虫叶,杀灭低龄幼虫。
幼虫在3龄以前多群聚,不甚活动,抗药力弱。掌握这个时机喷下列药剂:20%除虫脲悬浮剂2000—3000倍液;25%灭幼脲悬浮剂2000—2500倍液;2%阿维菌素乳油3000—4000倍液;10%二氯苯醚菊酯乳油4000—6000倍液;2.5%溴氰菊酯乳油2000—3000倍液;10%联苯菊酯乳油2000—2500倍液;20%氰戊菊酯乳油2500—3000倍液;20%灭多威乳油1500—2000倍液;90%晶体敌百虫800—1000倍液。
![]() |
咨询热线 |
![]() |